五常大米产区恢复如何?记者实地探访→

   日期:2023-10-30     浏览:25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记者来到五常大米核心产区龙凤山镇,东兴村潘家屯村民裴凤波领着记者来到自家被淹的水稻田,掐断一把稻穗说:现在水稻正处于扬花
 记者来到五常大米核心产区龙凤山镇,东兴村潘家屯村民裴凤波领着记者来到自家被淹的水稻田,掐断一把稻穗说:“现在水稻正处于扬花灌浆期,最怕水淹,你看这些水稻粒都是瘪的。”

裴凤波种植150多亩水稻,其中被淹的80多亩地块主要处于牤牛河沿岸,剩余地块的水稻长势良好。“村里80多岁的老人说他们从来没见过持续下这么大的雨,发这么大的水。沿河的农田基本上都受灾了,低洼地块也有内涝。”裴凤波说。

东兴村党支部书记裴凤双在牤牛河堤坝上指着远处的稻田告诉记者,通过水稻颜色就能大致判断受灾轻重情况。“你看那些远处泛着绿色的地块,水稻只是过水,没有长时间被淹,顶多影响产量。你再看看近处发灰的地块,是水稻被淹后污泥残留在叶片表面,这些水稻受灾就很严重。”裴凤双说。

五常市境内有牤牛河、拉林河过境,正是充足的水源、肥沃的黑土、优良的生态,造就了五常大米的优质口感。不过,持续的强降雨让牤牛河、拉林河的水位上涨,冲破堤坝,导致河道两侧农田受灾严重,水稻、玉米大面积倒伏。但一些地势较高或排水较好的地块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。

据悉,五常市水稻种植面积约为250万亩,这次洪灾造成一定程度减产,但具体损失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评估。
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